新冠疫情資訊 –2022年 11月2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11月2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630867141,死亡病例約6580147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5115082宗。以下是有關疫情的資料:
加拿大
2022年11月2日,是日加拿大衛生部門沒有更新疫情資料。
中國
11月2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1月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58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0例(福建20例,廣東12例,北京6例,內蒙古2例,上海2例,江蘇2例,雲南2例,天津1例,浙江1例,河南1例,四川1例),含5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北京2例,浙江1例,福建1例,河南1例);本土病例531例(內蒙古192例,廣東103例,福建52例,河南35例,北京28例,山西28例,新疆25例,陝西17例,重慶10例,四川9例,黑龍江6例,山東6例,湖南5例,江蘇4例,雲南4例,青海3例,寧夏2例,天津1例,上海1例),含87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福建37例,廣東34例,北京5例,山西4例,重慶2例,四川2例,陝西2例,內蒙古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7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57例,本土病例214例(西藏40例,廣東36例,內蒙古29例,陝西20例,北京18例,山西17例,四川10例,新疆7例,湖南5例,重慶5例,江蘇4例,浙江3例,安徽3例,雲南3例,天津2例,上海2例,福建2例,貴州2例,山東1例,河南1例,廣西1例,甘肅1例,青海1例,寧夏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3178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減少1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523例(無重症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5895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5372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5164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51162例,累計死亡病例5226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61552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799873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50490人。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791例,其中境外輸入122例,本土2669例(內蒙古741例,新疆376例,廣東356例,黑龍江191例,河南141例,湖南125例,青海108例,山東95例,福建84例,湖北77例,甘肅59例,山西58例,雲南50例,河北46例,四川36例,陝西33例,遼寧23例,江蘇18例,吉林11例,天津10例,重慶7例,安徽6例,寧夏6例,西藏5例,北京3例,上海2例,廣西1例,貴州1例)。
當日解除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917例,其中境外輸入127例,本土790例(寧夏263例,新疆103例,內蒙古71例,廣東58例,陝西44例,山東30例,湖北29例,四川27例,天津22例,上海18例,山西16例,江蘇16例,安徽12例,重慶12例,湖南9例,雲南9例,吉林8例,河南8例,廣西8例,黑龍江7例,西藏5例,河北4例,貴州4例,江西2例,甘肅2例,遼寧1例,福建1例,青海1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92例(境外輸入5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23516例(境外輸入1093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8217278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436358例(出院91935例,死亡10418例),澳門特別行政區795例(出院787例,死亡6例),台灣地區7780125例(出院13742例,死亡12929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11月2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十一月二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截至十一月二日零時零分,中心正調查過去24小時新增4 279宗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的本地感染個案,當中包括1 223宗核酸檢測陽性個案(582宗確診、543宗無症狀感染及98宗狀況待定個案)以及3 056宗快速測試陽性個案。
此外,新增430宗檢測陽性輸入個案,當中包括402宗核酸檢測陽性(76宗確診、309宗無症狀感染及17宗狀況待定個案)及28宗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新增輸入個案當中,302宗涉及機場檢測樣本、83宗涉及第一至三日樣本,餘下45宗涉及第四至七日樣本。
至今本港累計核酸陽性檢測個案1 001 288宗及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926 547宗。
中心正繼續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更多資料可參閱附件或「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
衞生防護中心一直透過基因分析,密切監察陽性檢測個案涉及變異病毒株的情況。截至十一月二日零時零分,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在本港的輸入個案中累計發現204宗XBB、六宗XBD、八宗BA.2.75.2、七宗BA.4.6、11宗BF.7及24宗BQ.1.1亞系個案,而本地個案中亦累計發現四宗XBB、八宗XBD、一宗BA.2.75.2及10宗BQ.1.1亞系個案。
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於十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收到為本地個案作核實化驗的樣本中,與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及BA.4/BA.5亞系(包括懷疑個案)有關的樣本分別佔約0%及91.4%(七天移動平均比例)。
此外,截至十一月二日零時零分,於第五波疫情(由二○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期間共錄得10 205宗死亡個案曾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當中由醫院管理局及公眾殮房報告的個案分別為10 118宗及84宗,以及三宗由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報告的個案。至今本港累計死亡個案共有10 418宗。
另外,就早前報告的核酸陽性檢測個案(包括狀況待定的個案),有部分轉為確診、無症狀感染或復陽個案。截至昨日(十一月一日),本港累計確診個案435 700宗,由一月一日起計的無症狀感染個案、復陽個案及待定/未能分類的個案分別為319 665宗、31宗和244 267宗。
中心發言人指出,新冠疫苗對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病重症和死亡情況高度有效,能為接種人士提供有效保護,免於感染後出現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別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極高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兒童及其他免疫力較弱人士,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己,並減低一旦感染後患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中心呼籲市民繼續保持個人衞生和遵守社交距離措施,共同管控病毒傳播的風險。發言人提醒市民,可致電不同熱線查詢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事項(www.coronavirus.gov.hk/chi/index.html#hotline)。
11月2日,截至今日(十一月二日)凌晨零時零分,共有1 931名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人留醫治療,當中有207名新增確診病人,留醫的病人中,171名病人正接受氧氣治療,另有14名病人需要以呼吸機協助呼吸。需要入住隔離設施的病人中,405名病人在隔離病房,117名病人在二線隔離病房,464名病人在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當中合共有142名是新增確診病人。新增呈報五名危殆病人及八名嚴重病人,現時合共有33名危殆及37名嚴重病人,當中13名危殆病人正接受深切治療。另外,228名病人康復,當中194名病人出院。另外,過去一日新呈報七名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第五波疫情至今共有79 910名病人康復,其中包括79 555名病人已出院。自二○二○年初起,本港共有92 290名病人康復,其中包括91 935名病人已出院。
醫院管理局會繼續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監察最新的發展,並適時向公眾及醫護人員提供最新資訊。
11月2日, 截至十月三十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共接獲11宗(註1)涉及曾經接種新冠疫苗人士的異常事件報告,當中並沒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呈報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人士及與接種疫苗有潛在關聯的死亡個案。
截至十月三十日晚上八時,本港市民合共接種了約1 981萬劑新冠疫苗。已接種最少一劑疫苗的市民約689萬名,當中包括94.9%的12歲或以上人口。衞生署共接獲8 017宗異常事件報告(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4%)。就涉及接種疫苗人士的死亡個案,包括120宗(註2)涉及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疫苗(佔疫苗接種總劑量的0.0006%),沒有死亡個案顯示與接種疫苗有關聯。
至今,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已總結111宗死亡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係,一宗個案未能確立與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初步認為四宗個案與疫苗接種沒有關聯,其餘四宗個案仍待更多資料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認為至今並未發現不尋常的現象,會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並收集數據作評估。
根據醫管局資料,十月三日至十月三十日期間,整體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8.3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平均的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44.1宗。當中急性中風或急性心肌梗塞死亡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2.2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同類死亡個案平均比率則為每十萬人有2.8宗。此外,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3.7宗,而二○一八年至二○二○年同期平均的流產個案比率為每十萬人有19.2宗。根據上述數字的統計分析,未有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增加接種者的死亡或流產風險。有關參考數據將會上載至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專題網頁。
至今接獲的非死亡異常事件個案大部分為較輕微的個案,有關詳情可參考《香港新冠疫苗的安全監察報告》(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doc/Safety_Monitoring_of_COVID-19_Vaccines_in_Hong_Kong.pdf)。
政府發言人說:「雖然香港疫情目前仍然平穩,重症及死亡數字未有因新變異病毒株出現而顯著上升,但社會必須繼續保持警覺。在第五波疫情中,兒童和長者均錄得死亡和重症個案。長者方面,現時本地80歲或以上長者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只有約71%,即該年齡層中有約29%的長者正處於高風險狀態,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
「根據初步數據分析,在第五波呈報個案中,超過95%死亡個案為60歲或以上長者,當中80歲或以上組別的死亡和住院個案數目比例最高,大部分死亡個案均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與香港整體人口比較,已接種三劑疫苗的人士佔呈報個案的比例顯著較低,在住院危殆/嚴重及死亡個案中的佔比更是極低,反映接種三劑疫苗能有效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重症及死亡。香港大學的研究數據亦顯示,接種三劑復必泰或克爾來福疫苗對於預防死亡和重症均高度有效,保護力逾九成,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市民應盡早接種。」
「現時,已接種三劑疫苗的50歲或以上人士可在接種第三劑疫苗至少三個月後,接種第四劑。而年齡介乎六個月至三歲的幼童亦可接種克爾來福疫苗。除長者外,兒童也是疫苗接種的重點保護對象。我們呼籲各位家長盡早安排為子女接種疫苗,讓他們在傳播力強的變異病毒株威脅下,及早得到保護。」
「另外,政府再次提醒市民,曾經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康復人士應適時接種疫苗。就『疫苗通行證』而言,康復紀錄二維碼在康復日期起計的180天內有效。康復人士在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或需接種多一劑新冠疫苗以符合『疫苗通行證』,或更新其疫苗接種紀錄。具體來説,未曾接種或只接種了一劑疫苗的康復人士,需要在其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接種多一劑(第一劑或第二劑)疫苗,方能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至於感染前已接種兩劑或以上疫苗的康復人士應在其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透過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www.evt.gov.hk)、『智方便』或『醫健通』流動應用程式下載更新的疫苗接種紀錄,以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
發言人亦提醒,12歲或以上人士在「疫苗通行證」下的接種要求由十一月三十日起將改為已接種三劑疫苗。巿民應把握時間接種,在加強對自身的保護之餘,可繼續使用「疫苗通行證」進入「疫苗通行證」適用處所。
註1:臨時統計數字。截至十月三十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沒有接獲涉及三至15歲青少年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懷疑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亦沒有接獲涉及三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後嚴重或非預期的異常事件報告。
註2:截至十月三十日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的過去一星期,衞生署沒有接獲曾經於離世前14日內接種新冠疫苗的死亡報告。
澳門特別行政區
11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11月2日舉行記者會,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非高等教育廳張子軒廳長、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梁亦好處長、治安警察局行動及通訊處馬超雄處長及旅遊局公共關係處藍同好處長分別介紹了本澳的整體防疫情況。
梁亦好處長報告,11月2日,本澳沒有新增確診病例,累計795例確診;累計出院787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屬輸入個案,累計無症狀感染者1,779例;新增1例解除隔離,累計解除隔離共1,756例,累計死亡6例;累計陽性病例2,574例。在醫學觀察方面,昨(1)日需接受醫學觀察人士新增152人,其中澳門居民有57人,非澳門居民有95人。截至昨(1)日晚上12時,累計醫學觀察人士有84,415人,仍在進行醫學觀察人士有1,248人,當中1,227人在酒店、21人在衛生局設施。
本次全民核酸檢測已於上午11時結束,累計採樣72萬5千多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另外,由今(2)日凌晨0時截至下午3時,448,912人次已上傳抗原檢測結果。
因應現時在本澳管控的10例病例,由10月26日至11月2日下午3時,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當局共管控1,977人,包括:陽性個案10 人;101名核心密切接觸者,1,275名非核心密切接觸者(共同軌跡人士),302名次密切接觸者,174名一般接觸者,19名陪同人員;現時,已排除風險人士96人。
而對於10月31日珠海通報的一例個案,本澳亦作出相應跟進,至今(2)日下午3時共跟進了670人,包括非核心密切接觸者(共軌人士)579人、一般接觸者19人,7名陪同人員,以及已排除個案65人。
她並公佈,為進一步確保澳門社區安全,更好地為落實中央支持恢復內地居民赴澳的智能簽註申請及“四省一市”旅行團訪澳政策做好準備,確保澳門安全宜遊,本澳將會於11月4日至5日進行第2輪全民核檢。第2輪全民核檢只有不足一歲的嬰幼兒(即2021年11月4日或之後出生的)可獲豁免,核檢時段為11月4日(星期五)上午7時至11月5日晚上12時、11月5日(星期六)上午7時至下午6時,共28小時。站點安排與首輪基本相同,詳情稍後公佈。每名居民(包括不足一歲的嬰幼兒)均可獲發5個快速抗原檢測包。此外,基於11月2日至4日是全澳抗原檢測日,若居民於11月5日才參與第2輪全民核檢,則當天無需再進行快速抗原檢測。
她又呼籲,現時世界各地仍然有疫情,內地多個省市的疫情也有反覆的情況,呼籲快遞店、網購代收店等業界必須遵守衛生局的防疫指引,做好每一環節的防疫管理工作,包括加強場所、貨品及郵件的消毒工作;居民也需要加強收寄快遞的消毒環節,包括:對快遞外包裝進行清潔和消毒;佩戴口罩並在家居以外將快遞的外包裝先拆除並妥善處理外包裝,隨即亦要注意清潔雙手;在未有清潔雙手前,切勿接觸眼鼻口。而對於經常往返珠澳兩地的人士,應注意在人流較多的地點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包括妥善佩戴口罩,最好佩戴KN95或以上規格的口罩。另外,居民應養成掃描場所碼的習慣,進入任何場所時,應掃描“場所二維碼”進行行程記錄,以便提高在疫情期間的流行病學調查效率,加快對風險人群的識別及管理,儘快遏止病毒在社區中傳播。
就記者關注開展第2輪全民核檢的原因,她指出,因應本澳最近的2例輸入個案及8例輸入相關個案,當局已隨即採取措施應對,包括設立紅碼區、對相關人士進行管控,而所有陽性病例均在管控中發現,未有發現更多病例;並進行了連續3天的快速抗原檢測及1輪全民核檢,結果均為陰性,顯示目前為安全及社區風險低。她強調,為進一步確保整體社區安全,更好準備經濟復甦、大型活動可有序開展,故再開展第2輪全民核檢。若第2輪全民核檢均為陰性,沒有發現更多社區病例,不會開展更多的全民核檢,大型經濟活動亦可有序開展。
就記者關注珠海1名54歲女子列為無症狀感染個案的情況,她表示,根據珠海資料,有關患者於珠海居住及工作,過去一段時間沒有來澳門,因此不涉及在澳行程。由於她的工作地點在拱北口岸地下商場,故已要求10月28日或之後曾到過拱北口岸地下商場的人士須主動申報,以及連續3天進行核酸檢測(詳見另稿: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2KBbFMAD?topic=%E6%96%B0%E5%9E%8B%E5%86%A0%E7%8B%80%E7%97%85%E6%AF%92),而目前已接獲5,989人申報。
就記者關注有居民已於內地完成核檢但仍被轉黃碼的情況,她表示,陸續收到已於內地完成核檢仍被轉為黃碼的反映,經查核,相關人士在獲得核檢結果後未有在澳門健康碼上轉碼,令兩地的核酸資料庫未能偵測到,提醒相關人士應在健康碼完成轉碼程序。她又補充,本輪全民核檢中有5,697人未有核酸採樣記錄,相關人士的健康碼已被轉為黃碼,需要到自費檢測站進行核檢,若明(3)日下午3時後仍未完成核檢,其健康碼將被轉為紅碼。
會上,藍同好處長報告了醫學觀察酒店的相關情況;馬超雄處長則報告了市面、出入境情況;他們並回答了記者相關提問。
11月2日,旅遊局於8號或以上風球期間,旅遊熱線(2833 3000)如常24小時運作;向在內地的澳門居民和在澳門的旅客發出有關懸掛風球的手機提示訊息;旅遊局網頁及社交平台也貼出相關氣象訊息。
8號或以上風球期間,旅遊局旅客詢問處暫停運作,澳門大賽車博物館及利斯大廈暫停開放,“澳人食住遊”本地遊及學生團暫停出團。
有關澳門及颱風相關新聞訊息,請瀏覽:https://www.gcs.gov.mo/home/zh-hant。
11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重申,本周五、六開展第二輪全民核酸檢測,是為了進一步確保本澳社區的安全,從而有序恢復各項社會和經濟活動;倘若第二輪全民核檢沒有發現新的社區面病例,就應該無需進行下一輪的全民核檢,與此同時,隨後的大型活動,包括美食節、大賽車等,所有經濟活動都可有序開展。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昨(1)日開展的全民核檢,首次在不停工、不停學的情況下進行,基於全澳市民積極配合,整體情況非常順暢有序,整個核檢安排所需的時間節點和速度均是預期之內。昨晚,全澳市民基本上均已完成採樣,只剩數千人於今早進行檢測,相信倘若天氣情況良好,更有條件於昨天內完成全民核檢。
11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根據珠海公佈的一例陽性個案及患者資料,該名54歲患者居住於珠海,在拱北口岸地下商場工作,過去一段時間並沒有來澳,但為排除可能潛伏於本澳社區的感染者,減少病毒在社區內傳播的風險,所有在澳人士若於10月28日及之後曾到訪拱北口岸地下商場,須主動如實申報,並由申報日起連續3天進行核酸檢測。至今已有5,998人就此向應變協調中心主動申報並作登記。
11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截至今(2)日下午5時,仍有5,697名人士未參與全民核檢,當局已把有關人士的健康碼轉為黃碼,他們須自費進行核檢並得出陰性結果後才能轉回綠碼,若果再不接受核檢,其健康碼將於明(3)日下午3時轉為紅碼。
就部份人士表示已在珠海接受核檢但其健康碼仍為黃碼,應變協調中心回應指,發現內地檢測結果仍未傳送至澳門與廣東的資料庫中,當局提醒相關人士必須通過轉碼方式,把內地核檢結果轉到澳門健康碼,才能讓衛生局的相關系統偵測到其核檢結果
11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本次全民核酸檢測已於上午11時結束,累計採樣72萬5千多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另外,由今(2)日凌晨0時截至下午3時,448,912人次已上傳抗原檢測結果。
應變協調中心作出以下提醒:
1、本次全民核酸檢測不設豁免檢測期,今(2)日上午11時後仍未接受採樣的在澳人士,澳門健康碼會被轉為黃色。根據相關規定,黃碼人士可能被拒絕進入公共場所、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和不能離境;
2、仍未按規定完成全民核酸檢測的人士,須自費前往常規核酸檢測站進行採樣,預約連結如下:
https://eservice.ssm.gov.mo/rnatestbook(可提供紙本檢測證明,核檢結果可上澳門健康碼並用作通關,且可視為全民核檢結果);
3、明(3)下午3時前仍未完成本次全民核酸檢測人士,澳門健康碼會被轉為紅色,並由警察送至指定地點接受檢測,在原地等候直至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才能離開,拒絕檢測者須接受指定地點醫學觀察;
4、已接受全民核酸檢測,而澳門健康碼被轉為黃色,可到新冠肺炎防疫事宜查詢和求助平台https://www.ssm.gov.mo/covidq 申請解除黃碼;
5、前往核酸檢測站前,要先完成自我快速抗原檢測。若檢測結果為陰性,進入核檢站時,須出示載有自我快速抗原檢測結果為陰性的澳門健康碼或檢測結果陰性的照片,否則不能入站。若檢測結果為陽性,除在澳門健康碼作出申報外,不論是否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等不適,應儘快召喚救護車(電話:119、120或2857 2222),本人及同住人必須留在家中耐心等候當局安排的救護車運送至檢疫地點。
台灣地區
11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日上午召開專家會議,就目前國內疫情現況及現行確診者管制措施進行討論。經諮詢專家意見,自11月14日起(確診者開始隔離日,Day 0),採居家照護之COVID-19非重症確診者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改為「5+n天」,亦即居家照護確診者隔離滿5天後,若快篩陰性則無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若快篩陽性應持續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至快篩陰性日,或至距離解除隔離日滿7天。
指揮中心說明,專家於會議中表示,目前國內疫情已脫離高峰期,依據指揮中心初步觀察,此波疫情全年齡層致死率較前一波疫情低,而目前全人口疫苗涵蓋率高,確診人數亦已占一定人口比率,社區已有一定之群體保護力。為促進後疫情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並兼顧國內民眾生活需求,經參考各國防疫措施及相關文獻,建議採居家照護之非重症確診者的隔離天數可由現行7天調整為5天,並於解除隔離後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確診者如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快篩陰性或距解除隔離日已達7天,就可以解除相關管制措施。此外,考量自11月7日起,將實施確診者解除隔離後自主健康管理措施調整,以及接觸者全面採行「0+7自主防疫」,建議晚於前述各種鬆綁新制後再實施,並調整相關配套措施。
指揮中心提醒,仍需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之民眾,期間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容易近距離接觸不定對象之場所,禁止聚餐、聚會等近距離或群聚型活動,並遵守現行醫療應變措施,以保護自己與他人。
指揮中心呼籲,隨著疫情趨緩,各項防疫措施將逐步鬆綁,回歸常態生活,請民眾配合相關防治措施及指引,落實勤洗手及咳嗽禮節等衛生防護措施,並建議接種COVID-19疫苗,以提升自身及社區保護力,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11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33,18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116例本土個案及6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3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3,116例本土病例,為15,258例男性、17,840例女性、1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5,882例),臺中市(4,613例),高雄市(4,205例),桃園市(3,538例),臺南市(2,937例),臺北市(2,864例),彰化縣(1,646例),屏東縣(1,082例),新竹縣(816例),雲林縣(739例),新竹市(736例),苗栗縣(714例),嘉義縣(657例),南投縣(616例),宜蘭縣(527例),基隆市(476例),嘉義市(389例),花蓮縣(332例),臺東縣(164例),金門縣(106例),澎湖縣(67例),連江縣(10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0例具慢性病史、3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8日至10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25日至10月30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2例男性、3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分別自越南(4例),日本、泰國、柬埔寨及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6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0月2日至11月1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429,72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646,845例排除),其中7,780,125例確診,分別為36,485例境外移入,7,743,58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2,92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2,91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633例、臺北市1,453例、臺中市1,327例、高雄市1,228例、桃園市980例、臺南市963例、彰化縣732例、屏東縣507例、南投縣404例、雲林縣404例、苗栗縣357例、嘉義縣328例、基隆市284例、宜蘭縣277例、花蓮縣223例、新竹縣211例、嘉義市208例、臺東縣182例、新竹市145例、澎湖縣34例,金門縣32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