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資訊 –2022年 12月19日
新型冠狀病毒資訊,主要是跟進有關事件發展和最新情況,除非其他地區有重大事情發生,否則只會集中在加拿大、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情況作出跟進, 並會以政府或認可機構的資料為準。跟據香港特別行政區衛生防護中心2022年12月19日的資料顯示,全球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共222個,確診人數約652221936,死亡病例約6654162人,過去14天新增確診個案數目約7371249宗。以下是有關疫情的資料:
加拿大
12月19日,根據加拿大衛生部門資料,截至2022年12月19日上午10時,加拿大累積確診人數共有4457366宗,新增病例16527宗,比前日減少1259宗,其中安省增加5597宗,卑斯省增加659宗,魁省增加7349宗,阿省增加1044宗,沙省沒有增加,緬省增加155宗,紐芬蘭省增加150宗,新省增加513宗,紐賓仕域省增加819宗,愛德華王子島增加241宗,育康地區沒有增加,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努納地區沒有增加。至於死亡個案方面,累計合共48645名患者死亡,其中安省增加106名,合共15407名,卑斯省增加45名,合共4760名, 魁省增加75名,合共17392名,阿省增加45名,合共5305名, 沙省沒有增加,合共1750,緬省增加4名,合共2305名,新省增加6名,合共672名, 紐芬蘭省增加4名,合共282名,愛德華王子島沒有增加,合共81名,紐賓士域省增加7名,合共628名,育康地區沒有增加,合共32名,西北地區沒有增加,合共22名,努納地區沒有增加,合共7名。
中國
12月19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2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722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66例(廣東36例,四川10例,北京5例,上海5例,內蒙古3例,遼寧2例,山東2例,天津1例,黑龍江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2656例(廣東1075例,北京456例,重慶189例,江西137例,福建125例,湖南115例,上海106例,四川93例,雲南85例,浙江47例,天津45例,河南45例,山東32例,陝西26例,內蒙古21例,黑龍江17例,山西13例,河北12例,吉林5例,江蘇4例,海南4例,廣西3例,貴州1例)。新增死亡病例5例,均為本土病例,在北京;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01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9例,本土病例1928例(廣東917例,北京288例,雲南191例,重慶93例,遼寧67例,福建62例,四川59例,浙江36例,陝西32例,內蒙古29例,黑龍江29例,山東29例,河南21例,海南15例,江蘇11例,河北8例,貴州7例,天津6例,山西6例,上海4例,湖北4例,湖南4例,西藏4例,青海3例,吉林2例,新疆1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61019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3例。
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467例(無重症病例),無現有疑似病例。累計確診病例28708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8241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12月19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5976例(其中重症病例276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341902例,累計死亡病例5242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83175例,現有疑似病例19例。累計追踪到密切接觸者15329166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291547人。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9077536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487553例(出院106301例,死亡11210例),澳門特別行政區1569例(出院1115例,死亡13例),台灣地區8588414例(出院13742例,死亡14913例)。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今日(十二月十九日)表示,為應對新冠疫情,環境保護署與渠務署正在各區採集污水樣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並在一些地區檢測到污水呈陽性的結果,顯示該地區的處所可能有隱性患者存在。
快速測試
因應以下各區的污水檢測結果呈陽性和病毒量相對較高,當區的民政事務處將會陸續向以下地點的居民、在地工作清潔員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合共約五萬個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以輔助識別感染者:
· 葵青區 — 石蔭路附近一帶住宅 (見附件)
· 荃灣區 — 油麻磡村、中葵涌村、縉庭山及昇柏山
· 觀塘區 — 月華街附近一帶住宅(見附件)
公眾如就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有疑問,可瀏覽以下網頁連結(www.coronavirus.gov.hk/rat/chi/rat.html)。
使用快速抗原測試包時,應留意和跟從製造商的指示,正確進行測試和讀取結果,並宜在讀取結果後立即拍照以作紀錄。進行測試前後須潔淨雙手,盡量減少在採集樣本區域內放置非必要用品。進行測試後,需要小心包裹和密封測試套件的所有組件,並妥善棄置。若家居環境在採集樣本的過程中受污染,應以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或70%酒精進行消毒。
以快速抗原測試首次取得陽性結果的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人士申報系統」網上平台申報(www.chp.gov.hk/ratp)。若市民使用網上平台有困難,可致電183 6119自動系統登記身分證明文件及電話號碼。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於稍後聯絡有關人士,以完成申報程序。
澳門特別行政區
12月19日,醫務委員會日前舉行了本屆第五次全體會議,會議由醫務委員會羅奕龍主席主持,會議主要介紹疫情防控過渡期的應對預案及醫療人員《參加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規定》修訂本,並邀請了40個醫療團體代表列席,藉此收集各委員和業界代表的意見。
羅奕龍主席發言表示,過去三年,本澳一直以動態清零為目標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使本澳成功抵禦致病性較強的新冠病毒原始株和Delta變異株的衝擊,亦讓超過90%以上居民有充裕時間接種新冠疫苗,提升居民的保護力。目前,我們面對致病力較低的奧密克戎病毒株,具備條件跟隨國家採取另外一種應對模式。我們期望透過調整防疫政策和措施,最大程度動員社區醫療資源,讓本澳各大醫院、醫療機構以及醫療業界攜手並肩,共同為居民提供適切的醫療服務,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此次疫情由11月28日開始出現輸入性個案,直到12月8日正式踏入疫情防控的過渡期,病毒在社區傳播是客觀的現實,我們要將疫情防控的工作重點由預防疫情轉為醫療救治,醫療業界必須轉變有關的思維和行動模式。
進入疫情防控過渡期,在過往三年的良好防疫基礎上,有賴各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醫療業界的共同努力,並得到廣大居民的支持及配合,澳門到目前為止仍能有效應對疫情。目前,我們透過感染者的分流和分級管理制度,結合派發抗疫包、設立感染者社區門診和支援熱線等措施,讓絕大部分輕症和無症狀的感染者順利接受居家隔離,一方面感染者在比較舒適的環境治療,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大量感染者到醫院求診的情況。而部分有住院需要的感染者,則安排在隔離治療設施接受治療,目前隔離治療設施的使用比例仍處於健康水平。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預期有醫療需求的感染者人數會進一步上升,並會出現重症和死亡的個案。醫療機構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和制定預案,避免大量醫療人員同時感染和病毒在醫療機構內傳播,保護好求診和住院的非新冠病毒感染者,亦要維持醫療機構的正常運作和為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緊急和必要的醫療服務。藉是次擴大會議,邀請了醫院代表和醫療業界共同探索澳門醫療業界的應對措施,尤其是更好地動員社區醫療人員的力量,維持澳門醫療系統的正常運作。
羅奕龍主席續表示,醫療人員《參加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規定》涉及全澳的醫療人員,當中也包括專科醫生、專科護士、有限度執照及舊有制度准照的續期安排,經聽取業界的意見,衛生局已就有關文本進行修訂,並藉此向業界進行講解,祈望修訂文本作最後的調整,以便盡快公佈。
會上,研究策劃處代表介紹疫情防控過渡期的應對預案,包括感染者自我評估及社區門診預約平台、感染者居家隔離治療、抗疫包及跨部門協作等。與會委員認同和肯定有關預案的措施和調整能有效促使社會恢復正常運作,亦對宣傳正確使用藥物,避免不正確用藥及囤積、進一步加強宣傳長者及幼童接種疫苗、醫療人員人力資源調配以及防疫措施的調整,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最後,醫務活動牌照科代表則介紹了醫療人員《參加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規定》修訂本,包括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組成、CPD網上平台、CPD學分需求及計算準則等,與會委員十分認同修訂文本的內容,但較關注學分的計算、專科和普通科醫生執照續期的要求、線上申報學分及非本地培訓活動的線上申請流程等。
12月19日,應變協調中心設立的“感染者支援熱線” 28700600的最新熱點問題如下:
問:患有慢性病的感染人士在居家隔離期間,發現配藥不足,可否前往衛生中心或醫院覆診和取藥?
答:
- 屬有續領單的藥物,如家中仍有餘藥可用,可留待隔離期完畢後續領;如家中沒有餘藥,可安排家人、親友或鄰居代為領取,領取地點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大堂藥房,如屬協議藥房藥物則可在各協議藥房代領;
- 代領人要出示本人身份證,以及就診者(被代領人)的處方下聯、藥物續領憑單、澳門居民身份證或衛生局醫療卡。
- 如就診者自己出行領取,可先致電仁伯爵綜合醫院藥房8390 8587預先查詢及登記後,帶同本人身份證及續領藥物憑據到特別急診旁的特別門診“紅/黃碼專區”領取醫院專科門診藥物。
問:患有慢性病的獨居長者正在居家隔離,家中的藥物不足,出行困難又沒有親友可協助,可如何處理?
答:有續領單之患有慢性病的獨居長者需要續領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藥物,如沒有親友可提供協助且自己出行有困難,可致電仁伯爵綜合醫院藥房8390 8587尋求協助。
特別提示:仁伯爵綜合醫院藥房經評估後,僅在特別情況下會為特別需要的人士安排送藥到就近的協議藥房,由協議藥房協助領藥或送藥。
由於有關的服務需作特別協調安排,未必能即時送達藥物,市民可優先尋求家人、親友或鄰居協助,把有關的特別服務留給確切有特別需要的人士使用。
問:正在居家隔離,政府派發的抗疫包可由他人代領嗎?
答:有關抗疫包的代領安排,代領人前往預約領取點時,必須出示當事人的:
1. 預約碼;
2. 健康碼;
3. 身份證明文件正本。
問:正接受居家隔離人士可回校參與課堂及考試嗎?
答:按照衛生局建議接受隔離的人士不應離開處所。
- 高等院校方面,學生可與就讀院校的教務處或學院/系聯繫,以便校方了解情況後,提供相應的教學支援。
- 非高等教育學校方面,《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已對“學生缺席評核的安排”作出規範,學校須安排有關缺席學生補作評核(如補測、補考、補交報告等),或豁免其作有關評核。學校不得因補作評核而扣減學生該次的評核成績。
問:抗原快測呈陽性,申報後要居家隔離,如何申請感染證明?
答:感染者可透過衛生局設立的“新冠病毒感染者評估及社區門診預約系統”作出申報,系統會自動記錄,並發出短訊,短訊內有下載“新冠病毒感染證明書”連結,登入後可自行下載。
12月19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今(19)日起石排灣衛生中心提供長者及5歲至11歲兒童毋須預約接種mRNA,現場採取分段取籌安排,敬請留意。服務時間安排如下:
日期:星期一至五(僅辦公日)
時間:8:30至12:30及14:30至17:30。
另外,新增塔石A館為新冠疫苗接種站點,明(20)日起提供預約,預約的居民優先;居民亦可毋須預約直接前往接種國藥及mRNA新冠疫苗,現場採取分段取籌安排及設有長者專道,敬請留意。服務時間安排如下:
日期:星期一至日、公眾假期
時間:10:00至18:30。
12月19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昨(18)日新增97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入住衛生局的隔離治療設施;另外,2名有基礎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
第一名死者56歲,男性,有高血壓、腦中風、繼發性癲癇及食管癌等基礎疾病,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患者於12月13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14日胸部CT顯示雙側肺炎,12月17日凌晨出現低血壓,12月18日出現反應差,脈搏不能觸及,經搶救無效死亡。
第二名死者63歲,男性,有高血壓、糖尿病及肺結核等基礎病,沒有接種新冠疫苗。患者於12月17日快速抗原檢測結果為陽性,12月18日晚上心跳驟停,呼吸停止,經搶救無效死亡。
應變協調中心再次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可減少感染風險,更重要的是可減少感染後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故此,再次呼籲6個月或以上幼兒及其他尚未接種疫苗或加強劑的人士應儘快接種,即已完成第2或第3劑的疫苗接種者儘快接種加強劑(第3或第4劑),而老人和慢性病患者也應接種第4劑,以延長新冠疫苗保護力,有效減少感染、重症或死亡。居民可登入https://eservice.ssm.gov.mo/covidvacbook 預約接種,而各接種站點均備有充足的現場登記名額供居民免預約接種。
12月19日,由2022年12月18日00H00至24H0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的查詢熱線(28700800)共接獲557宗查詢。
當中,0宗電話查詢並不涉及疫情。關於疫情的557宗查詢或意見,已即時轉線至以下部門代表跟進或記錄,情況如下:
- 衛生局553宗(涉及:關於疫苗查詢19宗;關於病徵報告50宗;關於和病人接觸或共同軌跡4宗;關於出入境檢疫措施146宗;關於醫學觀察酒店10宗;關於核酸、抗原檢測192宗;關於健康碼16宗;關於申請解除紅、黃碼61宗;關於其他防疫措施47宗;關於醫療服務6 宗;關於其他2宗。);
- 治安警察局4宗(涉及:關於內地居民出入境問題2宗;關於外國居民出入境問題1宗;關於香港居民出入境問題1宗。)。
12月19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公佈,衛生局根據第2/2004號法律《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第10條及第14條的規定作出第634/A/SS/2022號公告,由2022年12月20日零時起,入境人士的防疫措施調整如下:
一、取消有關中國內地風險區的規定;
二、所有來澳人士(包括澳門居民和非澳門居民)的核酸檢測要求:
(一) 由中國內地(除廣東省珠海市外)直接來澳,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及外國來澳人士,於登機、登船或登車時,須持採樣日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其他防疫措施要求不變;
(二) 經廣東省珠海市來澳,入境時須持採樣日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台灣地區
12月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7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50例本土個案(42例BA.5、4例BA.2.75、1例XBB、2例BQ.1、1例BF.7)及24例境外移入(9例BA.5、7例BA.2.75、4例BQ.1、2例XBB、1例BA.2、1例BF.7)。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XBB為21例、BF.7為6例、BQ.1為21例、BA.5為1,268例、BA.4為104例、BA.2.75為99例、BA.2為1,029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XBB為3例、BF.7為2例、BQ.1為7例、BA.5為1,474例、BA.4為5例、BA.2.75為11例、BA.2為2,534例。
指揮中心指出,新增42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50例約84%,為24名男性、18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分布為北部32例、中部4例、南部5例、東部1例,確診日介於今年11月3日至12月9日。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24例BA.5、BA.2.75、BQ.1、XBB、BF.7及BA.2個案,為19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其中檢出9例BA.5個案分別自日本(5例),泰國(2例),中國及美國(各1例)移入;7例BA2.75個案分別自越南(4例),日本、印尼及紐西蘭(各1例)移入;4例BQ.1個案分別自德國(2例),土耳其及義大利(各1例)移入;2例XBB個案分別自日本及紐西蘭(各1例)移入;1例BF.7個案自中國移入;1例BA.2個案自菲律賓移入。
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2月14日資料指出,全球已發現超過540種Omicron次分支變異株及60種重組變異株;目前BA.5變異株佔比約為73.7%,仍為全球主流株;BQ.1變異株傳播快速,已於至少90個國家檢出,佔比約33.9%,已成為歐、美多國主流株;BA.2.75及XBB等變異株佔比持續緩增,已分別於至少85個及70個國家檢出,佔比分別約7.2%及3.9%,主要來自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國家,且於部分國家有共同流行情形。WHO 12月14日表示隨Omicron病毒持續變異,上述相關變異株多已發展出免疫逃脫特性,具較佳增長優勢,惟是否引發新一波疫情仍取決於該地區人群免疫力、既往Omicron疫情發生時間與規模及疫苗涵蓋率等要素,現有證據顯示BQ.1、BA.2.75及XBB等變異株之疾病嚴重度未明顯增加,需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
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
12月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0,365 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317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3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0,317例本土病例,為4,854例男性、5,447例女性,16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949例),臺中市(1,356例),桃園市(1,290例),高雄市(1,123例),臺北市(1,085例),臺南市(749例),彰化縣(481例),新竹縣(373例),苗栗縣(295例),新竹市(272例),雲林縣(222例),屏東縣(213例),南投縣(172例),嘉義縣(162例),基隆市(131例),宜蘭縣(131例),花蓮縣(90例),嘉義市(84例),金門縣(55例),臺東縣(43例),澎湖縣(38例),連江縣(3例)。
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6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6月1日至12月15日,死亡日期介於6月1日至12月1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9例男性、2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中國(3例)、菲律賓、越南及新加坡(各1例),另81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19日至12月17日。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462,35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873,020 例排除),其中8,588,414例確診,分別為38,897例境外移入、8,549,46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91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4,89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917例、臺北市1,622例、臺中市1,583例、高雄市1,460例、臺南市1,113例、桃園市1,102例、彰化縣929例、屏東縣580例、南投縣489例、雲林縣488例、苗栗縣410例、嘉義縣389例、宜蘭縣318例、基隆市311例、花蓮縣259例、嘉義市254例、新竹縣248例、臺東縣192例、新竹市160例、金門縣36例、澎湖縣36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資料來源:香港衛生防護中心 : https://www.chp.gov.hk/tc/features/102465.html
世界衛生組織:https://www.who.int/csr/don/05-january-2020-pneumonia-of-unkown-cause-china/zh/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21/content_5471164.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_(2020年第1號)
加拿大衛生部:https://www.canada.ca/en/health-canada.html
加拿大新聞網: https://www.newswire.ca/
約克區衛生部:https://www.york.ca/wps/portal/yorkhome/health
香港特別行政區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https://www.hketotoronto.gov.hk/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ctoday.htm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https://www.gov.mo/zh-hant/news/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