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的公園及湖泊(Toronto Lakes and Lawns)
「本報記者葉左肇」多倫多的城市規劃,早在一八九零已經開始,多倫多市並發起「花園城市」(Garden City )計劃,要把多倫多成為有規模的大城市,時至今日,這個國際級的大城市己見成效,整個大都市充滿新的氣息,街道兩旁的樹林,每個社區的公園、體育館、游泳池及網球場等,也有秩序地建設起來,加上省政府推行的環保計劃及廢物回收循環再用計劃,使多倫多變得更健康、更有朝氣。
雅倫花園(Allan Garden)位於渣華士街(Jarvis Street),交頓街(Carlton Street)及芝蘭街(Gerrard Street)交匯處,建於一九零九年的花園,被稱為市中心的綠洲,除了滿植花草樹木之外,還有一間溫室為市中心工作的人士提供休息好去處。雅倫花園全年每日開放。
海柏公園(High Park)位於公園路(Parkside Drive),即布魯士街(Bloor Street)及湖濱大道(Lake Share Blvd.)之間,公園內有遊樂場、划艇、釣魚及溜冰場等,還有一個建於十九世紀的人工湖,名為擲彈兵池塘(Grenadier Pond),以及為小朋友而設的小型動物園與雀鳥區等,公園內的露天劇院則在夏季提供音樂演奏,亦有一間鬼屋,名為科波思鬼屋(Colborne Lodge)。
辛尼卜公園(Sunnybrock Park)、艾力斯湯遜瑟頓公園(Ernest Thompson Seton Park)、韋吉灣公園(Wilket Creek Park)及愛德華花園(Edwards Garden)—位於歷士里街(Leslie Street),介乎羅倫斯道東(Lawrence Ave. East)及艾靈頓道東(Eglinton Ave. East)之間,這是兩個相連的公園,由韋吉灣公園有一條數公里長的林陰緩步徑,直達愛德華花園,而且這裏可以說是一個相連的公園群,西面是辛尼卜公園,而南面是漫遊公園,公園群的範圍內還有安省科學館(Ontario Science Centre),到此處一遊可以說一舉數得。
河谷公園(Riverdale Park)於灣景大道(Bayview Ave.)夾豁達大道(Broadview Ave.)之間,南面是芝蘭東行(Gerrard Street East),公園內有一座孫中山先生紀念銅像,以紀念孫中山先生曾在多倫多聯絡華僑及籌募革命經費,而公園近山邊處,可俯瞰整個當河(Don River)區,還有一個建於十九世紀的河谷農場(Riverdale Farm)。河谷公園全年每日開放。
無論是新移民或是老華僑,來到安省定居,感覺上衣、食、住及行這四個生活重要事項,都令人滿意及樂於選擇這裡為第二個家鄉。尤其是在旅遊方面,由於安省四季分明,春天的百花競艷、夏天的風光明媚、秋天的楓紅遍野,以及冬天的滿地白雪,都別有一番風味,不同的時間旅遊同一個地點,感受及意景都不一樣,每次重游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就以中央島為例,在夏天到中央島旅遊,除了鑼鼓喧天的龍舟競渡外,一家人到小朋友的樂園中央島村,或是情侶們到島上的沙灘漫步,享受一日的陽光與湖灘,都是一樂也。
多倫多島Toronto Islands位於市中心離岸四公里處的一個小島,又叫做中央島Centre Island。在卑街Bay Street盡碩的碼頭,有小輪前往,船票成人$6.50元,約需十分鐘可達,島上有沙灘、網球場、餐廳、單車徑、兒童樂園,並有獨木舟及單車出租,每年的端午節期間,在中央島上也會舉行一連兩天的扒龍舟賽事,這個中國民間習俗,現已成為多倫多的一項國際性的多元文化節目。
中央島又名多倫多,很多老華僑都知道多倫多的掌故及歷史,但對於新移民來說,多倫多的故事或許陌生,在這裡先作簡單介紹,大多市是安省眾多城市中,集財經、金融、歷史、體育、文化及科技於一身的大都會,每個城市的成長髮展中,也各有背後的故事,而大多市的歷史故事可能由1720年的一句印弟安語Taronto開始,到1854年威廉麥健士(William Mackenzie)當選由十三個城市組成的多倫多市首任市長為一段落。由那時開始,多倫多市與士嘉堡、約克、北約克、東約克及怡陶碧谷合稱為大多市,及至1998年1月,省長夏里斯將六市合併為一巨市(大多市),由賴士民Mel Lastman出任巨市第一任市長,這是大多市另一發展的里程碑。
再回說中央島,這個由多倫多市湖邊央街Yonge Street對開湖面多個島嶼中的最大一個,而言這些小島統稱為多倫多群島Toronto Islands。當中以形似英文字母 L 的多倫多島面積最大,這島的左邊最上角名為夏蘭角Hanlan's Point,向右邊最尖端部分名為華德島Ward's Island,而位於中間的其餘部分才是大家熟悉的中央島嶼就是中央島。原本各個小島都有市民居住,但由於政府拆遷的原故,如今只剩下二百多戶,多年前曾有人倡議政府收回所有土地,但遭島上居民強烈反對才作罷。
至於多倫多市的發展,可追溯到1791年,當時安省第一任省督閃高John Graves Simcoe上任後,認為省民聚居於現今的尼亞拉加瀑布區,易受美國偷襲,決定遷建省會,遠離邊界。閃高為何會選中當時還是一片沼澤的多倫多建市呢?原因是多倫多島可為未來省會提供天然的防守屏障。
多倫多島起初不是一個四面環水的島嶼,而是一個半島。島上的夏蘭角原與湖邊陸地相連,多市居民在開埠初期可經這裡徒步往返市區和多倫多島。由多倫多島和陸地連接而形成的港灣,形狀仿似香港的避風塘,船隻只能從東面的唯一缺口進出。多倫多島是在1858年後才變成一個島嶼。那一年,暴風雨引致安大略湖巨浪滔天,急流四涌。澎湃的湖水從士嘉堡Scarborough(至於士嘉堡為何稱做士嘉堡,日後有機會再為大家講講士嘉堡的故事)對開湖面由東向西涌進港灣,將多倫多島和陸地相連的部分衝斷。暴風雨過後,該島和陸地之間出現了一個寬200多英尺、水深四至五英尺的鴻溝。自此,多倫多島就與內陸分隔兩地,而市民亦再無法步行往多倫多島,而要由渡輪運載了。
中央島內的中央島村是小朋友的歡樂園地,各式各樣的機動遊戲,如摩天輪、小火車、過山車及海盜船等,無論是成年人或小童都樂此不疲,以及小小動物園,正是一家共聚天倫的好地方,而在中央島的北面,過了小橋則別有洞天,幼滑的沙灘配上清清的湖水,以及出租的雙人單車等,正是情侶們的理想約會地點。
去中央島當然可以乘搭渡輪,但亦可以遊船河Boat Tours,位於皇后碼頭街Queen's Quay近央街與卑街Bay Street的碼頭,由灰狗船務旅遊Gray Line Boat Tours提供服務,可載51人的「奧尼興裡」Oriole號及「挑戰者」Challenge號觀光船,為遊客提供一小時的遊船河服務,暢遊近岸各小島。每年由多倫多華商會主辦的龍舟競渡也是在中央島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