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再別康橋 之 初遇康橋

第一章 初遇康橋

那是一個有霧的早晨。

英倫的冬天尚未完全甦醒,康河的水面上浮著一層銀色的薄霧,像詩的前奏,柔軟得不忍打擾。徐志摩拎著書,獨自走過石橋。他的影子被霧吞沒,只剩下一襲風衣的輪廓,在灰白的天光裡輕輕浮動。

遠處的鐘聲敲響,低沉而悠長。那聲音穿過空氣,彷彿在敲擊他的心。他忽然覺得,這城市是活的——每一堵牆、每一片落葉都在呼吸。那一刻,他第一次確信,詩並不只是語言的裝飾,而是靈魂在風中顫動的形狀。

他停在河畔,霧氣氤氳。水面映出一束碎光,隨著晨風微微閃爍。

他掏出筆記本,寫下幾個字——「在風裡,我聽見自己的心跳,像一隻未命名的鳥,試著向天飛去。」

他微笑著,把那張頁輕輕摺起。那是一個尚未完成的句子,也是他對世界的第一次問候。

劍橋的天空有著異樣的藍——不是晴空的明亮,而是一種帶著薄霧的透明。陽光還沒透出來,風掠過樹梢,帶起幾片黃葉。那葉子旋轉著,落進河裡,被水流輕輕帶走。

他想,那葉子大概也是在旅行吧,就像他。

回到宿舍,他在窗邊泡了一壺茶。茶香氤氳而清淡,像家鄉的晨霧。他想起遠方的杭州,那裡的柳樹也會在春天低垂,河水在石橋下緩緩流淌。

他閉上眼,聽見水聲與風聲在耳畔交融,心裡忽然湧上一種柔軟的鄉愁。

「我從江南來,帶著一朵詩的花,想在異鄉開放,卻不知風往哪裡吹。」

午後,他走進劍橋圖書館。那裡的光線淡得像夢,塵埃在陽光裡緩緩飄浮。他在一排排書架之間徘徊,摸著一本本厚重的詩集:雪萊、濟慈、拜倫……那些名字像一顆顆星,在他心中暗暗閃爍。

他讀著雪萊的詩,心裡忽然生出一種難以言說的激動。那句「Our sweetest songs are those that tell of saddest thought」像火一樣燃進他胸口。

他輕聲念出,語調溫柔而顫抖。那是他第一次明白:原來詩人的憂傷,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光。

夜幕降臨,學院的尖塔被霧氣吞沒。河邊傳來遠遠的琴聲,誰在彈奏?旋律幽遠而純淨,像水底的月光。徐志摩站在橋上,靜靜地聽著。那音符如風,穿過他的胸膛,帶走一絲孤獨。

「若詩能有聲音,它一定是今晚的風,在霧裡低語,說著我還不懂的語言。」

他抬頭望著滿天的星。星光稀疏,像散落的墨點。那一刻,他忽然覺得,自己並非漂泊,而是在尋找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

他不知道,這個地方的名字,叫——詩。

風漸起,霧漸散。

遠方的鐘聲再度響起,帶著微微的金屬冷意。徐志摩收起筆記本,轉身走向宿舍。

那夜,他夢見自己化成一隻白鳥,掠過康橋的水面,羽翼在光裡閃爍。

——夢裡,他聽見有人低聲說:「風起了,詩人,該醒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