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11白狐奪漢錄 之終握玉璽登帝座 葉左肇

第十一回 三讓天命 終握玉璽登帝座

卻說王莽封禪歸來,氣吞山河,頒布新制,天下官民皆稱「安漢公為聖天子」,而百姓之間亦暗傳諺語曰:「白狐再啼漢祚斷,王家坐斷萬年基。」

王莽心知民間之議不可忽視,遂使心腹傅喜、劉歆等人潛行四方,布讖緯之說,曰:「代漢者王,天命所歸,不可違逆。」

太后王政君年邁,憂心宗室將滅,每每欲勸王莽復歸漢室,王莽虛與委蛇,屢屢上表稱辭帝位。時三公九卿、天下牧守、邊夷使節,皆被王莽收買,齊奏朝廷:「新室王莽德配堯舜,宜承大統,化及四海。」

初次,王莽辭曰:「臣安漢公,本無帝心,惟以居攝輔幼主,豈敢貪天位?」眾臣堅請不止,王莽推讓不受,太后亦命群臣再議。

次年,又百官上表曰:「今聖主無嗣,天命不可以久虛,安漢公當承神器,以順天意。」王莽又固辭:「臣才薄德陋,豈可僭竊大寶?」

第三次,四方牧守,邊地將帥,悉奉勸進表章,封戶內外皆稱萬歲,街巷兒童皆歌謠曰:

「王公三讓歸天命,白日新君坐帝基。」

太后終頒詔曰:「昔周公輔成王,聖德輔國,今王莽仁德昭著,四海咸服,宜繼大統,以安萬國。」王莽乃設壇未央宮南郊,率百官告天,三讓之後終受玺綬,登大寶,改元「始建國」,定國號「新」。

是年王莽年五十四,據神器,改易朝制,天下文武盡拜新君,街頭巷尾懸掛新朝旗幟,京城未央宮換漢制龍旗為王氏日月瑞章。

然民間私語不絕:「三讓而王者,偽辭耳,王家天下,漢室滅矣。」

正是:

三讓天下皆虛飾,一登帝座便稱雄。

紅顏白首欺人易,玉璽終歸篡逆功。

欲知新朝盛極而衰,王莽帝位何以不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