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counter
Skip to main content

歸去來兮 之 寄志詩書

第二回 貧門學子,寄志詩書

桑麻幾畝足糧衣,門外清溪自在飛。不羨侯門千戶祿,肯將心事付漁矶。

卻說陶潛雖懷高志,然家道日益衰微,屋宇傾頹,田畝荒蕪。母氏素賢,然老而多病,倚潛以為養。

潛雖志在丘壑,然見母形容日瘦,心中愴然。每夜對燈,獨自歎曰:「人子之責,在於奉養。若但高談性情,而使母親饑寒,則不孝矣!」

是以仍勉力讀書,往來諸公之門,冀得一職,以佐家計。

當是時,世途險阻,士人欲進,必投名宦之家。或結交權貴,或投獻章表。然潛性格高簡,素不肯趨附。凡見權門車馬喧闐,心中便覺厭倦。常曰:「文章當寄心性,仕宦豈可為鎖鑰哉?」

一日,友人王宏謂之曰:「君才名日著,若不從政,將何以濟生?」

潛笑曰:「天地足以容我,草木足以娛我。縱饑寒迫切,聊復耕織以自給,何必低眉折腰?」

宏搖首曰:「此言雖高,然恐難行於世。」

其後,母氏憂其志太疏,語潛曰:「汝父雖早亡,然門風不可墜。今汝若終不肯仕,吾恐陶氏之名,日漸淪落。」

潛沉思久之,淚下而應曰:「母命難違,兒願暫出,觀官途若何。若果不堪,則乞終老田園。」

母氏聞之,乃釋然。

自是潛遂入仕,或為州郡小吏,或佐從軍府。然每處任,輒數月而倦,志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