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 之 少懷高節
第一回 潛誕浔陽,少懷高節
白雲依依抱青山,清風蕭蕭拂松間。不逐侯門黃金路,但隨野水白鷺閒。
卻說東晉年間,有陶氏子,名潛,字淵明,潯陽人也。其先出於晉太丘長陶侃之族,世代雖承門風,然至其父時家道中落。
潛自幼穎慧,八歲能誦詩書,見人間榮華,未嘗動心。常與群兒遊於野間,見農夫插秧、牧童放牛,便欣然隨之,口吟曰:「人生若此,已足矣。」
時人聞之,皆笑其幼而有古意。
潛之祖父,嘗謂人曰:「此兒他日,不可羈勒於世俗,必將自成高風。」
至於稍長,好讀《老莊》《楚辭》,尤慕屈原之清志。每對山川花木,心生浩然,或引觴自酌,或吟詩自娛。鄉里稱曰:「陶郎性淡泊,非俗子可比。」
一日,鄰里相聚,有人勸潛曰:「若欲成名立世,當投公府,習仕途,日後或登高位,致榮宗族。」
潛搖首而笑曰:「仕宦者,或榮或辱,皆繫人手。吾所樂者,在丘壑雲泉之間。若使折腰於權門,何異自囚也?」
眾皆愕然,笑曰:「少年語狂!」
然此一語,正潛平生之志端也。